Skip to content

longfangsong/tipedia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Tipedia

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官方的 TiDB 相关概念的百科,目标收录所有 TiDB 开发/维护/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 概念/配置项/其他 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

在工作中,无论是 读代码 、review 设计文档、看事故复盘、查监控还是参与他人讨论,我们都会常常碰到我们不甚了解的概念:

(以下内容收集自企业微信)

What is amend?

DM 是什么的简称呀。

这个 schrodinger_test 是啥?

(以下内容收集自 Slack)

请问这个 hot_peer 是做什么用的呀?

ndv 是啥呀?

sorry, so does the term "amend transaction" mean the transaction altering the metadata of a table/database?

(以下内容收集自 google doc)

distinct filter 的含义是什么,搜了下文档没搜到。

下面两个是来搞笑的。 就算是搞笑的也很有价值!

(搜集自微信)

弱问 413 是什么

不知道渡渡鸟是什么

这些提问的人中许多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工程师,就连他们都不能完全了解整个系统中所有的概念,更不用说像本人这样又蠢又笨的小白😭和想要第一次做贡献的 contributor 了。

在平时如果碰到这些不太了解的概念,我会:

  • 查文档,但是

    • 文档更多是面向用户的,有些东西是实现细节或者内部工作流程,文档里并没有
  • 看代码,但是

    • 有些制度上的东西和代码没关系

    • 有些简称只是口头上说的,代码里并没有

    • 很多概念都有二义性,而代码里却并没有消歧义页面

      比如 TiKV 和 client-rust 里加起来至少有三种 Mutation

      再比如 Commit 可以指:

      • 事务的一整个 Commit 过程
      • 2pc 的第二阶段
      • raft 的 Commit 过程

      分辨当前上下文中是哪一个概念需要费一番功夫,找到对应的代码又不能直接无脑全文搜索又要费一番功夫

    • 代码分布在多个仓库里,找起来比较麻烦

  • 问人,但是

    • 社恐表示拒绝(是我了😭)
    • 不一定有人可以立即回答
    • 打扰他人工作

实际上从 领域驱动设计 的观点来看,所有这些概念都是我们的 Ubiquitous Language 的一部分,我们平时工作一般都是在某个 Bounded Context 下,对于其中的概念我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超出我们 Conceptual Contours 的概念,我们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即使对于从“听明白别人在说什么”到“问题的诊断”,了解这些概念都是必须的。

这个系统的最大目标就是:把某些工程师头脑中的知识传播到整个 TiDB 产研系统,包括研发、实施1、社区 contributor、客户, 等等。

那么对于这个目标来说这个项目和 “源码解析系列”、“文档树” 等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Unofficial

这个项目是由我个人维护的一个东西,我也不准备让他成为公司的正式项目。

Unofficial 的优势如下:

  • Unofficial = 无压力,和源码解析这类文章要仔细写不同,在 Tipedia 里加词条相对随意,虽然相应地可靠性不一定有源码解析高
  • Unofficial = 任何人可编辑,本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修改词条(通过直接发pr的方式,注意由于 @baipiao-bot 的存在,pr只要发了就会立即被合,不需要任何审核)
  • Unofficial = (更有希望)更新快,由于上面两条的原因,任何人发现过时的词条都可以直接去更新,相比源码解析系列(甚至代码的注释,我个人常常觉得为了更新一点注释发一个 pr 不甚值得)更有可能和最新的情况保持同步
  • Unofficial = 可以收录一些不太 official 的词条,比如《大沽路宪法》😏

大体上,就是放弃可靠性追求更新速度和更新者的体验。

“短平快”

本项目的词条内容尽量写的短小一些,并留下指向详细内容(比如文档)的链接。

比如 “如何快速搭建 TiDB 开发集群”,只需写 “使用 tiup playground 命令,见文档” 即可,不需要展开如何安装 tiup 等等。

因为对于有些场景来说,我们对某个概念只需要有大概的了解就行,并不需要非常深入,而文档可能会“强迫”我们读很多细节,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本项目就希望把选择权交还给读者,想大概了解的看看词条里的说明就行,想深入理解的跟着指向文档和代码的链接走。

子项目

What

收录概念。包括代码里的结构体/enum/变量/组件/配置项等等的名称。解答 “XXX 是什么” 的问题。

How

告诉你想要做到一件事应该怎么去做,比如“如何给 TiDB 添加一个内存表”,“如何打印 TiDB/TiKV 间交换的数据”。把如何做这些事手册化之后,contribution 的门槛就非常低了。(比如我把“如何给 TiDB 添加一个内存表”写好之后,在做 TiDB Transaction related views 的时候,我准备好数据源,然后开一个 issue,就可以直接把加表的任务甩给外部 contributor 做)

Why(WIP)

解释一些设计上的选择的原因,比如 “为啥 statements_summarystatements_summary_history 要分成两张表”

Where(WIP)

帮助找到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的代码在哪里,比如 “查询过程中 SQL 里的列名在哪里被编码为对应KV数据”,“打到 TiKV 上的请求在哪里对应到自己上面的某个 region 身上”

What if(WIP)

告诉我们如果 XXX 时 会发生什么,比如“如果一个 TiKV 节点挂掉会发生什么

怎么用

直接 search 你想知道的东西

在右上角输入你要查的东西就好了。

6P4RgJ.png

贡献你知道的东西

通过 Github Issue

这个模版 发一个 issue, @baipiao-bot 会 handle 接下来的事情。

通过 Github Pull Request

直接给这个仓库发pr!由于你只是需要写/编辑一个 markdown 文件,你甚至不需要把这个仓库 clone 到本地。在对应语言的对应子项目 下面直接新增/修改就行了。

一般一个 markdown 的内容如下:

---
category: 词条类型,比如 concept, component, config-item 等等
aliases: [] 词条的别称和简称
tags: [] 任意 tag 比如 TiDB, TiKV, sig/txn 都是很好的tag
---
# 词条名

内容

## Links

一些指向外部,比如代码、设计文档的链接

技术特点

本项目从域名到存储到用于管理的bot,全部都是白嫖 GitHub!😏

Footnotes

  1. 即以前我们说的 DBA,有些人不喜欢 DBA 这个称呼,个人感觉实施工程师是一个比较好的说法。

About

非官方 TiDB 百科,目标收录所有 TiDB 开发/维护/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 概念/配置项/其他 等等。

Resources

License

Code of conduct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