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Permalink
add post
Browse files Browse the repository at this point in the his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imoyao committed May 13, 2024
1 parent a299659 commit 0976d05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36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36 changes: 36 additions & 0 deletions docs/💰投资理财/01.基金/47.active-fund-think-more.m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0,0 +1,36 @@
---
title: 关于对主动基金的看法,以及一些战略方向上的问题
date: 2024-05-13 11:15:00
permalink: /pages/273ba2/
categories:
- 💰投资理财
- 基金
tags:
- 主动基金
---

1、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期确实是很低迷,现在即使是普通投资者应该都看的出来了。这并非偶然的现象,其前置逻辑是投资者现在对权益类资产信心不足。再加上主动基金自身也有一些问题,那投资者的信心就更不足了。

2、部分业内人士将主动基金低迷,归因于“均值回归”或“风格回归”,就是在还前几年超额收益的“债”。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如前面所说,首先是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信心不足。但主动基金自身的一些问题,一定要正视,千万不要掩耳盗铃。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权益类资产走好了,主动基金并不会想当然的跟随走好。信任建立起来不容易,但毁掉确是很容易的。

3、主动基金整体低迷,意味着投资者找到一个靠谱的基金,胜率比之前要低很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动基金就是过街老鼠,完全没用武之地了。**主动权益的优势在于:研究的深度和策略调整的灵活性。这是其他投资策略无法替代的,自然有它的生存空间。**

我们之前把主动基金有些神化了,认为其无所不能。对标私募的话,其实就是私募里面的“主观多头”。但这只是私募众多策略里的一种而已。现在只是需要对它客观的认识、评价而已。

4、 因此有一些方向,主动权益还是有优势的。一是一些底仓型选手,能持续贡献阿尔法收益的,不要求超额收益很多,主要是要求稳。这个还是可以做到的。二是一些需要深度研究和灵活调整的方向和领域,比如**医药**(专业性强),**科技**(变化较快)。像这些方向,主动基金还是有较大的优势的。至于其余的一些行业方向上的波段、仓位管理之类的,就要靠自己了,不要指望他们去给你做了。

5、 对**主动基金经理的研究,要做减法**。在基金经理这个群体里面,新人现在基本上不用看了。因为现在这个群体整体都比较低迷,你再去“挖新人”,那胜率就更低了。当然,也不是说新人就是完全不行,有一些有能力且愿意拼命的人,还是可以的。这样的年轻基金经理肯定有,但识别的难度很大。

我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这两年熊市之后,仍然能拿得住规模的那些老基金经理。这些都是很靠谱的人,而且后面他应该也不会走的(要走早就走了)。不要怕他规模大,经历过熊市验证后,这个规模他已经能适应了。这类人将是我们后面关注的重点,每个公司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关键是如何用好这些人。

6、 指数基金,现在确实是有表现很好的。但我们也不要像之前对主动基金那样,把它神化了,认为指数基金无所不能。和前面说的一样,指数化投资也只是众多策略中的一种。指数基金有它的优势,当然也有它的劣势,关键是你怎么用好它。现在表现好,你要搞清楚它现在为什么好,搞清楚其底层逻辑。现在好,那后面肯定也会有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会不好,你心里得要有数。**没有任何一个指数能包打天下的**,这个大家心里要清楚。

7、 在指数基金里面,如果是长期持有的话,优先考虑指数增强和SB指数。指数增强基金,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一个主动基金,一个限制了投资范围(限定于增强的母指数方向)的主动基金。相比于纯被动的指数基金,指数增强的基金经理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之前我们选基金经理的一些规则和逻辑,在指数增强基金上面也是适用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8、SB指数也是要重点关注的。具体要看暴露的是那个(或哪几个)策略因子。我们做过一些对标研究,很多主动基金,长期业绩还真跑不过同类的SB指数基金。有一些编制规则较为明确,有效性得到长期验证的策略因子,如红利,其实是很有优势的。像这些方向上的基金,如果**SB指数的长期业绩不输主动基金,那就要毫不犹豫的选择SB**,给投资者省下管理费。

9、 量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其方法论和底层逻辑和主观多头、指数化投资是完全不同的。**量化的优势在于覆盖的广度**。一些方向,像中证1000、中证2000等,像这些方向比较适合使用量化策略。因为一两千只股票,人是没法盯的。适合用量化的,那就要用机器,不要用人管的主动基金。

10、 后续的战略方向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精力上要减少对单个基金经理的追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资产、对中观行业的理解上来。一些行业上的风格上的投资,就要用被动基金、量化基金,自己去搞了。

ref:[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一些看法,句句干货,没法取标题](https://mp.weixin.qq.com/s/B9uTACd2Dqpi3L0RiZZ_LQ)

0 comments on commit 0976d05

Please sign 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