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21 lines (139 loc) · 27 KB

lgbt-pride-by-eltrac.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21 lines (139 loc) · 27 KB

刻板印象与 LGBT+ 平权

前言

我在此之前写过不少有关 LGBT+ 群体平权的文章,但都没有发布到博客上,这不是因为我害怕被别人批评,我都敢在博客公开出柜,这种呼吁平权的文章我当然是能发多少就想发多少;遇到那种无脑恐同的人我也不害怕与他们争论,之前我就在一篇文章里[^博客文章如何在现代互联网上活下去 - Eltrac's - 面对杠精等人]中提到过和一位逻辑扯淡的恐同人士的争论内容。

但是我意识到这是没有意义的,It is totally talking to a dumbass brick wall bro,一些思想较为落后(抱歉,我找不到一个词能委婉地表达我的意思)又固执的人永远也不会理解,就算它们面对事实和别人有力的论证无法反驳,他们也会采取恶心的精神胜利法,无药可救。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 Q 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这是我很久以来都没有发布过一篇有关 LGBT+ 平权文章的原因之一,我不想被这些人打扰。

我之前也转载过甘小蔗大佬写过的一篇呼吁平权的文章,并谈了谈自己的看法,那也是一年前了,当时我把文章链接放在 QQ 群的时候,一个平时交流还比较多的朋友说了一句:「你没事转这种东西干嘛?」尽管我不害怕一些陌生人的流言蜚语,但一些熟识的朋友,我还是不太能接受。

这是第二个原因。但最近我在博客谈到我性取向的时候[^博客文章『我知道,我不知道』]也有很多小伙伴表示尊重和理解,而且最近对于网络傻逼的免疫能力也强了一些了,再加上最近看到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对 LGBT+ 群体的歧视/不待见事件,内心也有些感触,偶然想起 6 月是「LGBT Pride Month」,于是找到了之前写的一些草稿,把一些内容拼凑了起来,做了些小调整,发上来了。

这篇文章谈 LGBT+ 群体平权,希望能让你对 LGBT+ 群体有些新认识


什么是 LGBT+ 群体

LGBT+ 群体指的是「性少数」群体,最常见的对这类群体的称呼是 LGBT,L 代表 Lesbian(女同性恋者)、G 代表 Gay(男同性恋者)、B 代表 Bisexual(双性恋)、T 代表 Transgender(跨性别者)。但 LGBT+ 比 LGBT 指代的范围要更加广泛,因为性少数群体还包括 Intersex(双性人,我不喜欢阴阳人这个称呼)、Asexual(无性恋)、Pansexual(泛性恋)等等,所以我建议在提到「性少数」群体时尽量使用「LGBT+」这个词。

这类群体生活和占社会群体大多数的 Heterosex(异性恋)一样,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着,为自己爱的人疯狂过,但他们(准确来说是「我们」,我只是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却时常受到异性恋群体(或者是自认为是异性恋的人)有意或无意的霸凌与歧视,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

LGBT+ 群体所遭受的「霸凌」

社会状况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中国 LGBT+ 群体的社会地位和情况十分不乐观。

在中国,性少数人群依然生活在阴影当中,只有 5% 的性少数人士公开了他们的性身份。绝大部分 LGBTI 人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歧视,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来自家人的排拒和凌辱是最为根深蒂固、刻骨铭心的。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如果服务的提供者一旦获知或仅仅怀疑性少数人士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性少数人士在寻求相应服务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那些感染 HIV 的性少数人士更是遭遇双重的污名化,他们在获取疾病防治和治疗服务以及无偏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时障碍重重。

超过一半性少数人士说他们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拒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歧视导致 LGBTI 人士失去他们的工作**(笔者补充:最近有位中国教师因同性恋身份被学校开除,在离职时他说:“我教育我的学生要诚实,所以我也不能撒谎,我是同性恋”)**,让他们降低自己对职业前景的期待,损害他们在学校中学习的潜能。相较其他人群,性少数人士工作稳定性更差,失业率更高。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性少数人士看来,“出柜”和遭受歧视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很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仅有少数人选择出柜。超过 80% 的性少数人士曾因自己的性倾向、性别身份或性别表达方式感到困扰。

不过,并非所有 LGBTI 人士都同等受到歧视的影响,他们遭受歧视的方式也不一样。跨性别人 士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花样最多。另一方面,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 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舆论冲击

以上都是社会上 LGBT+ 群体面对的整体上的问题,接下来看看舆论上的冲击。

1.“病理化认知”在态度量表中具体表述为:同性恋不正常;同性恋倾向需要被矫正。

2.“对性少数的气质偏见”在态度量表中具体表述为:男同性恋都是娘炮;女同性恋都是男人婆;女同性分不清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女同性恋大多是因为没有男人喜欢;双性恋都很花心。

3.“二元性别观”在态度量表中具体表述为:世界上只有男女两种性别;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女人要有女人的样子;跨性别不正常;男人变女人就是人妖;易装者有心理疾病;易装是私人的事情,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展现出来;一个人的性倾变来变去是不对的;性少数就是人生中的阴影导致的。

4.“对男同性恋的艾滋标签”在态度量表中具体表述为:男同性恋的私生活很乱;男同性恋极容易得艾滋病。

虽然这是学术研究,但隔着这些调查结果我已经想去给说这些话的人来一拳了(*微笑),异性恋霸权真的无处不在[^维基百科 - 异性恋霸权]

老一辈的看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OutChina 在各个地区关于老人对于 LGBT+ 看法的视频(这个组织谈得最多的还是同性恋),这里我把我找到的视频链接放出来(Youtube),再继续看看这些老人的言论。

整理一下:

  1. 大部分老年人认为同性恋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2. 大部分老年人认为男同性恋都是娘娘腔,而女同性恋都是假小子
  3. 大部分老年人极度不接受自己的子女是性少数群体,无论他们对其他性少数群体的看法
  4. 许多老年人认为同性恋是年轻人要没事找事干,没有责任感,是在乱搞
  5. 许多老年人对 MtF(男 -> 女)有极大的偏见,认为不正常,应该被孤立
  6. 许多老年人认为同性恋是心理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
  7. 部分老年人很少听说/接触同性恋,还有人认为正常人不该关注这些东西
  8. 部分老年人很少听说/接触同性恋,认为自己无权发表对同性恋的看法
  9. 小部分老年人认为性少数群体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能干涉,自己清楚这是不对的就行
  10. 极小部分老年人认为同性恋很正常,即使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恋也能接受

其他角度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在中国大陆地区,同性恋婚姻也尚未合法;从医学上来讲,跨性别群体也尚未实现去病化,在国内还被认为是「易性癖」[^百度百科 - 易性癖 | 维基百科 - 性别不安(性别认同障碍)]。也就是说,性少数群体在国内也没有得到国家甚至世界的认可。

不认为那些觉得中国对性少数群体还比较友好的人是对的,有的人甚至觉得允许性少数群体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了。但想想,国内都很难看到同性接吻的画面,举个例子,在霉霉的「You Need To Calm Down」MV 中,有一对男性情侣结婚的场景,并且两人也 kiss 了,在 bilibili 上,这一段接吻的画面被转载这个 MV 的 up 主用一个爱心的图形挡住了[^【中英字幕】Taylor Swift - You Need To Calm Down](去 Youtube 看看原版,这两人甚至都没有舌吻,只是像小鸟互啄那样碰了下嘴唇)

You Need To Calm Down

然后我又在 bilibili 上搜索了一下「接吻」关键词,随便找了个视频就能看到男女接吻的画面[^来自【韩国网剧】独立也能过得好的智恩 2 EP.15 下-接吻途中走掉的男友?],而且这两个都直接到床上舌吻去了,这一对比,不觉得很讽刺吗?

韩国网剧

抑郁与自杀

要谈到这个问题的话,我可以很诚实地说,虽然我没有去医院检查过,但从我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表现来判断,我自己十有八九是有抑郁症的。自杀也想过,最近一次想要自杀是在被父母一通毫无意义却带有抱怨的“教育”之后,趴在床上看手机的时候翻到了那个人的情侣空间,在床上哭了好久才冷静下来... 隔壁的凛姐也患有重度抑郁症。

再看看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雷拉·奥科恩(Leelah Alcorn)[^维基百科 - Suicide of Leelah Alcorn(雷拉·奥科恩的自杀)],她是一位跨性别女性,在 14 岁的时候向她的父母出柜,而抚养她的父母并不接受她的女性性别身份;在她十六岁的时候,父母拒绝了他进行性别转换手术(Transition Treatment)的请求,并将它送到基督教徒进行的转换治疗(conversion therapy,是一种尝试改变他人性别认同的伪科学);在她向同学透露自己对男性的吸引力后,她的父母将她从学校带走,并阻止她访问社交媒体......

在 2014 年,她在71号州际公路上通行,自杀身亡,她在遗书里这样写到:

When I was 14, I learned what transgender meant and cried of happiness. After 10 years of confusion I finally understood who I was. I immediately told my mom, and she reacted extremely negatively, telling me that it was a phase, that I would never truly be a girl, that God doesn't make mistakes, that I am wrong. If you are reading this, parents, please don't tell this to your kids. Even if you are Christian or are against transgender people don't ever say that to someone, especially your kid. That won't do anything but make them hate them self. That's exactly what it did to me.

译文:当我 14 岁的时候,我了解到了跨性别的含义并为此而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在长达 10 年的疑惑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自己是谁。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妈妈,但她却表现得极为负面,告诉我这只是一个(青春期不了解自己的)阶段,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女孩,因为上帝不会犯任何错误,我是错的。如果你也是一位父母,请不要对你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即使你是基督教徒或者反对跨性别群体,都请不要对任何人说这样的话,特别是你的孩子。这种话除了让他们越来越恨自己,不会起任何作用。这正是它们如何对我的。

Leelah Alcorn

雷拉死后,她的母亲在 Facebook 上这么说道

图片来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05290

也有人怼她

图片来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05290

雷拉的自杀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他的父母还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无条件地他。无论如何,我们都爱他。我爱我的儿子。人们需要知道我爱他。他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好男孩。”,收到了很多人的指责。Facebook 上出现了一个叫做「Justice for Leelah Alcorn」的组织,他们发出请愿书,希望设立雷拉法(Leelah's Law),禁止进行转化治疗。

再来看另外一些例子:

2006年,新华网发布的《中国同性恋现状调查》文章援引专家数据显示,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超过半数人由于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的内容显示,精神健康专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的1000名男女同性恋者进行的调查发现,40.5%的受调查者有自杀倾向;2002年样本容量更小的一项调查则发现,33%的同性恋者曾不成功地企图自杀。

北京同志中心的调研结果也指出,中国的性少数群体面临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50%性少数群体自称有寻求心理支持的需求,同志人群的高抑郁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4 倍;跨性别群体中,自杀比例高达45%。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38960410/

刻板印象

我认为现代社会对 LGBT+ 群体的歧视主要来自于「刻板印象」,我们来看看维基百科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维基百科 -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亦称印刻作用,英语:stereotype),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专指人类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刻板印象通常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够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刻板印象的来源大多是因为个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某个个体所致。例如说当我们看到长得魁梧、纹身,戴黑色太阳眼镜、脸孔吓人且穿着黑西装的壮汉,很可能会将他误认为黑社会人物......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观理解,则很难加以改变,亦可能造成同类型人的困扰。不过,出色的公共关系手法,可以改善当事人原先给标签的刻板印象,创造出第二印象,社会心理学又称之为“最后印象”,例如一位富翁一生对人对己都“节俭”,意想不到原来遗嘱指定,将遗产全数捐赠作慈善,感动了法官......

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示于部分的、片面的、不正常的、不完全的...

例如前文提到的,许多人认为男同性恋就都是娘炮,女同性恋就都是假小子,这就是没了解过 LGBT+ 群体才会说的话。

从上个世纪就有很多科学研究指出,同性恋与基因有关,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的报导,这里引用一些相关的内容:

男同性恋现在在社会中的比例约为2-3%。而在同性恋家系中,男同性恋者的兄弟亦为同性恋的比例为7-10%,高于普通人群的测定。这证明男同性恋是有一定遗传基础的。另一方面,作为最直接的双生子研究,也就是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可知。同卵双胞胎二人均为非异性恋的比例高达31.6%。

那它的基础是什么?根据目前的研究,已经可以确定有部分染色体的区域、甚至候选基因与男同性恋的形成是有关联的。一直以来,有不少科学家通过使用全基因组扫描和基因连锁分析,基本锁定了以下染色体区域可能是与同性恋的发生有关联的。Xq28:也就是X染色体长臂2区8带的位置。X染色体作为一个性染色体,很早就有研究表明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取向是相关的,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大脑的性别分化,或者与性取向相关的性别活动。另外还有7q36、8q12、10q26等位置,可能也与相关神经活动或者性激素调节有关。不过,以上区域尽管在统计上可能具有统计学意义,理论上也可能具有能解释得通的基础,但是受到样本量大小、使用的方法和检测手段的限制,均未得到重复验证,只能说是有关联。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23981/answer/124678818

不过在很久以前的研究报告就指出:没有决定同性恋行为的特定基因,很有可能只是一些染色体区域的特定部分决定的。对同性恋基因的研究貌似一直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难题,目前只能确定「同性恋由基因决定」。

这里插一句不怎么专业的话,我认为那些自称后天形成的同性恋,都是追随根本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的「潮流」,认为是在搞「另类」,觉得这样会很酷,可以拿来「炫耀」,然后欺骗他人感情的无聊且恶心的人。真正的「同性恋」应该都是先天的,有着和异性恋喜欢异性一样的情感,只不过对方的性别是同性罢了。

而对于这样的情感,很多脑子有洞的人都认为是「变态」,因为人们的刻板印象,认为人类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男女关系上,中国的传统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徒都这么认为,他们赞扬男女之间美妙的爱情,却歧视同性之间纯真的情感。同时,从性别刻板印象方面,很多人,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认为「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样子。」,这也造成了对跨性别群体的歧视。

这样的思想是愚蠢的,这就好比在以前的社会,人们都认为「地心说」是对的,然后烧死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一样。人们自认为掌握真理,所以拒绝进步,拒绝看到他们不认同的事实。

如果只是因为你的偏见,害死了那些想要追求幸福、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们,不会感到罪恶爬上你的脊背吗?

性少数群体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是什么群体并不能决定他们是不是娘炮、假小子,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LGBT+ 群体正常吗?

前面我谈了那么多,我的回答当然不可能是否定的。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还是跨性别群体,都是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罢了。

同性恋只能被称作「基因差异」,而不能被叫做「心理问题」;双性恋也并不是为了掩盖同性恋标签而给自己的伪装[^参见维基百科 - 双性恋恐惧症];跨性别群体并不是性别认同障碍,只是出生时没能得到自己应有的性别。

许多人谈到同性恋的时候就会和「代孕」「骗婚」「形婚」「艾滋病」之类的字眼扯上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同性恋伴侣都想要孩子(正如某些异性恋一样),并且「代孕」并不是同性恋伴侣抚养子女的唯一途径,你可能听说过「领养」;所谓「骗婚」只是某些被逼无奈,道德准则又比较低下的人才会做的事,一些异性恋也一样有这样的行为;对于「形婚」,这个最多是欺骗父母和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在被父母、亲戚嚷着要你结婚,你又不能出柜说你是同性恋,「形婚」可能是一些人临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所以说这是「临时方案」,因为我不认为「形婚」可以坚持很久不被拆穿,并且我也不支持这样的行为;说到「艾滋病」,这个病好像也不是同性恋惹出来的吧?只是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行为能传播艾滋病罢了,异性恋不也一样?

经多年溯源研究目前的科学家多数认知艾滋病毒最早出现在约1920年代的非洲金沙萨,由西非中部的黑猩猩传给人类,后来艾滋病毒由此处开始蔓延全球。[^维基百科 - 艾滋病]

&{接下来情绪有点激动|gray|transparent} 有人说男同性恋的私生活都很乱,那么我非常好奇地请教一下:你是如何知道别人私生活的?偷窥狂?跟踪狂?没那么无聊吧???再说了,别人私生活关你什么事,异性恋里就没有私生活乱的了?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凭什么有个同性恋私生活乱你就抓着这个不放,然后说所有同性恋都是变态,然后了解到某个异性了私生活乱,就说只当个笑话看,最多骂两句,然后看言情剧的时候还赞扬男女之间的爱情多么美妙,谈到同性恋的时候就一口一个「变态」?为你智商担忧

谈到跨性别群体,好多人会说这是「心理问题」,仗着中国跨性别还没有去病化就逼得一个一个的 trans 去自杀,杀人好玩吗?你是纳粹还是恶魔?骂人会显得你很牛逼么?之前还有个喜欢肏蜗牛的哥们,搞着搞着搓澡巾没了,你们还不是只当个笑话?怎么谈到变性人、跨性别的时候就一口一个人妖、变态了?平时谈到人妖不还觉得挺好玩的吗,有人跨性别就开骂了?逻辑真他妈清奇啊

对不起,这里情绪有点激动,我实在为一些在 LGBT+ 群体相关的文章或话题下留那种骂人评论的人感到愤怒,我再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好多。既然都是人,何必互相伤害……

所以,请尊重我们。

We're a gay and happy family~

逐渐的认同

1973 年,美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 1990 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这一天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1997 年,流氓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去除,这标志着在中国同性恋的去罪化。 2001 年,中国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剔除,这标志着在中国同性恋的去病化。 2003 年,加拿大举行首次“全国不再恐同日”(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活动。 2005 年,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Louis-Georges Tin)先生发起倡议设立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缩写为IDAHO),并创立了国际不再恐同日委员会(the IDAHO Committee),一个致力于发展这一主题日活动的国际协会。 2005 年,“第一届国际反恐惧同性恋日”香港区游行于5月16日成功举行,共有350名支持同志平权的朋友参与。 2006 年,“国际性少数人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GBT Community Human Rights)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发布《蒙特利尔宣言》,号召世界各国将每年5月17日作为“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以唤醒人们关注因为恐惧同性恋、歧视性倾向而产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对待。在每年5月17日开展为性少数社群争取合法权益的公众教育和社会倡导活动。 2012 年 5 月 17 日,在“国际不再恐同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中国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朋友一起庆祝社会的多元化,共同反对歧视和暴力。 2018 年 11 月 6 日,中国首次在联合国 UPR 正面回应 LGBT 群体问题,中国代表团在本次会议上首次正面回应了 LGBT + 权利问题,并阐述了我国基本立场:

  1. 我国一贯尊重 LGBT + 群体的健康权,并给予其平等的社会保障;
  2. 保护进行性别重置手术的权利;
  3. 在目前阶段,我国不给予 LGBT + 群体与同性缔结婚姻的权利并非因为歧视;
  4. 这一政策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决定的。

2019 年 5 月 24 日,台湾同性婚姻合法,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

LGBT+ 平权的标志

彩虹旗最早是由旧金山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于1978年设计的,通常彩虹旗包含红、橙、黄、绿、蓝和紫罗兰色,这六种颜色分别代表生命(Life)、治愈(Healing)、阳光(Sunlight)、自然(Nature)、平静(Serenity)、精神(Spirit)。最初彩虹旗是「同性恋」群体的标志,而到现在逐渐变成了象征性少数群体的标志。

彩虹旗

跨性别骄傲旗帜由五个水平线条所构成:两条水蓝色、两条粉红色,与中央一条白色,由一位美国跨性别女性莫妮卡·赫尔姆斯(Monica Helms)于1999年创造。其中水蓝色被认为是男性的传统颜色,而粉色是女性的传统颜色,而中间的白色部分代表非二元性别的人。旗帜图案对称,所以不管以什么方向升起都是正确的,象征跨性别者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参考维基百科 - 跨性别旗]

跨性别

双性恋旗帜顶部的红色宽条纹代表同性别的吸引力(同性恋),底部的蓝色宽条纹代表不同性别的吸引力(异性恋),和中间窄的紫色条纹表示对两种性别的吸引(双性恋)

双性恋

泛性恋旗帜由粉色、黄色、蓝色组成,粉色代表被女性吸引,蓝色代表被男性吸引,而黄色代表被二元性别以外的性别吸引。我也很喜欢泛性恋的旗帜,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

泛性恋

如何对待 LGBT+ 群体

Well, 像对待普通异性恋那样就好了。 :@(无所谓)

本文非本站原创,原作者为 Eltrac,原文链接:https://blog.guhub.cn/p/lgbt-pride.html
版权信息请参阅 https://blog.guhub.cn/noti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