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97 lines (56 loc) · 8.77 KB

nekoken.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97 lines (56 loc) · 8.77 KB

范里安 - 微观经济学:现代经济观点

26 垄断行为

如果一家厂商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势力,那么与处于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相比,它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例如,它可以采取比竞争厂商更复杂的定价和营销战略。它可以尝试使它的产品差异化,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升它的市场力量。

26.1 价格歧视

  1. 价格歧视的含义:厂商在同一时间内对具有相同成本的同一种产品或劳务的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即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价格歧视的形式多种多样,程度也各不相同,一般分为三类,即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26.2 第一级价格歧视

  1. 定义: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单位产品都卖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消费者。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上就不会产生消费者剩余。一级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为$P=MC$。

  2. 产量确定:在一级价格歧视的策略下,生产者的目标是要在消费者愿意购买产品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润(生产者剩余),即意味着生产者的目标是要最大化介于需求曲线之下和边际成本曲线之上部分的面积,从而最优产量水平就应该是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

  3. 福利分析:在一级价格歧视的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实现了最大化,从而这一产量水平是帕累托有效的:生产者的利润不可能再增加,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最大可能的利润;消费者的剩余也不可能在不减少生产者利润的情况下增加。此时消费者剩余为零,生产者得到全部剩余。

  4. 图像

    image-20231219134855848

    区域$A$和$B$显示的是垄断厂商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在一般的竞争市场上,这个区域度量的是消费者剩余,但在完全价格歧视下,垄断厂商能够掠夺这部分剩余。

  5. 研究一级价格歧视的意义:一级价格歧视是一个理想化了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完全价格歧视的例子。但是,它在理论上是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竞争性市场的、实现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的例子。

  6. 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支付意愿的第1个人可以伪装成具有较低支付意愿的第2个人,卖方没有有效的方式将他们区分开。

  7. 光滑需求曲线下的第一级价格歧视

    1. 产量确定:采用完全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必须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处组织生产;如果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对于1个额外单位的产量,某人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这个产量的成本。在完全价格歧视下,生产者最终得到了市场上的全部剩余。

    2. 图像(画这个图像)

      image-20231219142410711

      垄断厂商将按与第1个人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的价格,向他出售$x_{1}^{0}$ 单位的产品;按与第2个人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相等的价格,向他出售$x_{2}^{0}$单位的产品。每个人都得不到消费者剩余,全部剩余$A+B$都会落入垄断厂商的手中。

  8. 例:第一级价格歧视的实践

    西南航空公司最近导入了“叮”(Ding)系统,试图实现相当接近第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价。这个系统利用了因特网。用户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个程序,航空公司定期向用户发送优惠机票的报价。机票价格是随着“叮”的一声宣布的,该系统也因此得名。根据分析,“叮”系统提供的机票价格大约比其他同类机票价格低 30%左右。只要航空运输业存在高度竞争,低价格机票就无法持续。如果“叮”系统的机票价格开始缓慢上涨,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回到以往的常规购票方式。

26.3 第二级价格歧视

  1. 定义:第二级价格歧视也称非线性定价,厂商按照消费者购买同一种产品的不同数量范围,向他们索取不同的价格。

  2. 模型假设

    假设有两个消费者1、2,称1为低需求的消费者,称2为高需求的消费者。它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分别为$x_1$,$x_2$。假设厂商的边际成本为零。

    图$A$是自选择问题

    image-20231221121913596

    垄断厂商将按“$A$+成本”的价格向第1个人出售$x_1^0$ 单位的产品,按“$B+$成本”的价格向第2个人出售$x_2^0$单位的产品。为了制定恰当的价格,垄断厂商必须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即必须清楚每个人的确切支付意愿。避免一级价格歧视的存在的问题,是向市场提供两个不同的价格——数量组合。一种组合针对具有较高需求的人,另一种组合针对具有较低需求的人:即垄断厂商创建的价格-数量组合使得消费者有激励进行自选择。

  3. 均衡供应量的分析

    如果厂商按$A$的价格提供给第一个人$x_1^0$的数量或者按$A+B+C$的价格提供给第二个人$x_2^0$的数量,并不能最大化垄断厂商的利润,因为此时消费者2会选择消费$x_{1}^{0}$的数量以获得更高的剩余,从而厂商只获得$2A$的利润。可是如果厂商按价格$A+C$提供$x_2^0$,那么消费者2选择消费$x_{2}^{0}$的数量并获得净剩余$B$是最优的(尽管他选择 $x_{1}^0$ 可以获得同样的剩余,但是假设消费者总是偏好于消费更多的商品),此时垄断者的利润是2$A+C$,高于2$A$。

    尽管如此,如果垄断厂商按比$A$稍低一些的价格提供比$x_i^0$少一些的数量,这降低了它从第一个人那里获得的利润,减少部分为图中深色的小三角形。但是由于第一个人的组合对于第二个人的吸引力下降,垄断厂商现在对$x_2^0$ 的数量可以索要更高的价格,总之通过降低$x_1^0$,垄断厂商使$A$的面积稍微减少(减少幅度等于深色三角形面积);同时使$C$的面积增加(增加的幅度等于三角形的面积再加上浅色不规则四边形面积),最终厂商的利润增加了。一直持续下去,垄断厂商将使得提供给第一个人的数量降低至因产量减少而在第一个人那里的损失恰好等于从第二个人那里增加的利润的点上,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以$A$的价格提供给第一个人$x_1^m$的数量,以$A+D+C$的价格提供给第二个人$x_2^0$的数量。

    image-20231221122432554

26.4 三级价格歧视

  1. 定义:在三级价格歧视中,销售者将消费者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类型,对每一类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2. 三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定价

    假设垄断者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并假定两个市场的需求分别是${p_1}(y_1)$ 和$p_2(y_2)$,其成本函数为$c(y_1+y_2)$,这样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 $$ \max_{y_1,y_2}p_1(y_1)y_1+p_2(y_2)y_2-c(y_1+y_2) $$ 其最优解必定满足: $$ MR_1(y_1)=MC(y_1+y_2)\MR_2(y_2)=MC(y_1+y_2) $$ 生产1单位额外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每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如果市场1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在市场1增加产量就是值得的,市场2也是如此。由于在每个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成本相同,所以每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也必定相等。即两个市场销售的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一件产品不论在市场1还是在市场2出售,它带来的收益增量一定相同。

    使用边际收益的标准弹性公式,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 \begin{aligned}&p_1(y_1)\Big[1-\frac1{\mid\varepsilon_1(y_1)\mid}\Big]=MC(y_1+y_2)\&p_2(y_2)\Big[1-\frac1{\mid\varepsilon_2(y_2)\mid}\Big]=MC(y_1+y_2)\end{aligned} $$ 其中,$\varepsilon_1(y_1)$和$\varepsilon_2(y_2)$分别表示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它们是按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来计算的。

    如果$p_1>p_2$,那么,就一定有 $$ \begin{aligned}1-\frac1{\mid\varepsilon_1(y_1)\mid}&<1-\frac1{\mid\varepsilon_2(y_2)\mid}\ \frac1{\mid\varepsilon_1(y_1)\mid}&>\frac1{\mid\varepsilon_2(y_2)\mid} \ \mid\varepsilon_2(y_2)\mid&>\mid\varepsilon_1(y_1)\mid\end{aligned} $$

  3. 三级价格歧视下的定价规律:需求弹性越高的市场,其产品价格越低。

  4. 例:线性需求曲线

26.5 搭售